火腿起源于中國唐代以前,[1] 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就有描述"火脮(同腿),產金華者佳"的描述。最早出現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蘇東坡在他寫
的《格物粗談·飲食》明確記載火腿做法,"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于谷內,數十年不油, 一云谷糠。"
火腿是浙江金華的著名特產,抗金名將宗澤是浙江金華義烏人,他一次帶著家鄉腌制的豬腿進獻給宋欽宗,咸豬腿肉色、香、味俱全,因為色澤鮮紅如火,宋欽宗就賜名"火腿",從此火腿成了貢品;鹜榷际秦i后腿。金華火腿本來應該使用金華兩頭烏的后腿制作的,可是由于金華兩頭烏幾乎絕種,所以現代標準的火腿應該是一般咸腿作為原料(也就是在冷庫里用鹽腌制的腿);鹜鹊闹谱餍枰鄠工藝流程,火腿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蛋白質不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還是強身的補品。盛產火腿的有金華、東陽、蘭溪、義烏、武義、浦江、永康,這些地方都屬于金華,統稱金華火腿。曾經有一段時間是蘭溪最多,但現在最多的是東陽。
至今,中國浙江地區的金華火腿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歐美。它依然散發著它千百年特有的巨大的誘人魅力